今天在國小結掉4個案,心情應該是開心、放鬆的,但實際上,並不是那麼一回事。

最後一次晤談,孩子們給了我一些回饋,有好有壞。
當然我知道,如果要求所有的回饋都是正面的,那要不是阿諛奉承,就是非理性信念,
我不想聽阿諛奉承,也不想要有非理性信念
但是,收到壞的回饋,心情總會有點低落。

其實我自己也知道自己做得不太好
在國小的時候,我只要求自己好好的陪他們。
但是輔導室的老師們,總會希望我給一些專業的建議
孩子們的導師,也希望藉由輔導,讓他們有所改變。
我知道我做不到讓他們改變,如果他們在我手上發生改變了,我不相信那全是我的功勞,而是前面有許多人一點一滴的幫他澆水,讓他長大,
只是正好,我很幸運地,在他要長大的時候碰上他,自然而然地,這個功勞跑倒我頭上來了。
孩子謝謝我,我反而謝謝他願意踏出這一步。

但是也有孩子告訴我,我大多時候沒有猜中他在想什麼。
這個給了我一些打擊,我努力試著同理,試著猜他的感受,可是他用力的推開我,我怎麼知道他在想什麼呢?
這個被「推開」才是令我難受的吧!
或許孩子沒有用力推開我,只是我的態度,沒有辦法讓他很容易地接近我,
這不是我們的錯,只是我們的屬性不同。
或許我不會是那種能跟他body body的輔導老師,
但是我也讓他得到了一些自由和信任吧?
至少他最後鼓勵了我
應該,要知足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indyf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